第680章 吊民伐罪-《昭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今年是永德六年,永德三年的时候,范阳军攻潼关,尚且被拦在潼关下数月,康东平甚至不得不用示弱的法子,平白死了数万范阳军将士,才骗得潼关守军出关,最后才破了潼关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几日,一直睡不安稳,心里想的都是兄弟们会在潼关死多少人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林昭抬头看向赵成,声音沙哑:“但是这些话,跟别人是说不得的,在军营里,我还要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。”

    这段时间,尤其是在决定进攻潼关之后,林昭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他跟这个时代人的三观,还是有些不太一样,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很重视人命,说得直白一点,他看不得自己这边死人。

    而即将打的潼关,无疑是一场硬仗,注定了要死很多人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打潼关并不是唯一的选择,北上萧关,就会少死很多人。

    而做出这个选择的人,就是他本人,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,旁人很难体会,也很难代他承受,

    如果是裴俭,王甫,齐师道甚至赵甫平齐胜,面对这种规模的伤亡,或许可以坦然承受,但是他不太行。

    毕竟另一个人生的记忆,还是多多少少影响了他。

    或者说,他的性格其实不怎么适合带兵打仗。

    “公爷,您不必这么想。”

    赵成在林昭身边蹲了下来,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:“属下虽然没有怎么读过书,但是跟在公爷身边,多少也知道一点是非对错,咱们从青州一路到河南府,沿途上那些被叛军占领的州郡,百姓的日子过得都是苦不堪言。”

    “公爷您在当地重新组建衙门,恢复秩序,是解救了当地的百姓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打潼关,也是要替天下人平灭叛逆。”

    赵成伸手挠了挠头,开口道:“先前咱们在卫州的时候,属下听一个老先生说,这个叫…吊民伐罪。”

    “吊民伐罪…”

    林三郎愣了愣,然后哑然一笑,伸手重重的拍了拍赵成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吊民伐罪,你比你叔叔有文化多了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